電動三輪車迎來規范治理的第一步
電動三輪車,在知名度上不如電動汽車,在數量上不及兩輪電動車,但是,在實際使用上,它的實用性卻不差于這兩款車,尤其是在它的精準消費人群,電動三輪車的低價、易操作、多用途、高實用性,讓電動三輪車成為數量僅次于兩輪電動車的一款車型。
根據數據顯示,我國的電動三輪車截止2019年,市場保有量超過7000萬以上,而2019年的電動三輪車年產量已經為1000萬輛,而且,我國還有這多個電動三輪車生產、消費大省,比如安徽、河南、江蘇、山東、四川等,電動三輪車的產銷量還在呈現上漲趨勢。
電動三輪車如今在我國的城市和農村其實都非常普及,有的三輪車是作為載物、拉貨使用,有的電動三輪車被作為載人“接娃”使用,尤其是兩輪電動車載人受限之后,電動三輪車的載人功能就被家長看中,由于價格和兩輪電動車相差不大,就成為兩輪電動車的“接娃”替代品
。
而隨著兩輪電動車規范治理已經初步完成,隨后管理部門就把“矛頭”瞄準了其他車型,就包括了電動三輪車、電動四輪車這些車型,對這類電動車,存在不合規的情況進行“大清理”,各地頻繁出臺相應的管理措施,讓電動三輪車迎來“規范化”治理。這不,7月1日起,電動三輪車上牌、上路、車型有“變化”,有人歡喜有人憂,但愿不會影響你,具體哪些變化,小行家帶您先睹為快。
電動三輪車迎來“規范化”治理的第一步,就是展開合規電動三輪車上牌,剔除掉無資質的電動三輪車,對這類電動三輪車實施限禁上路的管理,但是,一直以來,電動三輪車銷售市場都存在“良莠不齊”的情況,導致有大量的車輛都屬于無資質上牌的電動三輪車,從而影響上路行駛。
不過,面對存在部分電動三輪車無資質的既有事實,也有多地實施了放寬上牌的標準,6月1日起,河南就開啟了三輪車、非標三輪車、低速四輪電動車的備案掛牌,給予3年過渡期,允許無資質電動三輪車上路。
近日,重慶、杭州轄區的部分縣市,也開展了電動三輪車備案登記制度,自2021年7月1日起,對于非標電動三輪車、四輪車,可以進行備案上牌,在過渡期內上路行駛,雖然目前實施這樣管理的地方只是少數,但也為電動三輪車“人性化”管理起到了積極的作用,對于所有非標電動三輪車主來說,是一個值得“歡喜”消息。
在6月的時候,公安部門召開全國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會議,對今年的交通安全提出了明確的要求,其中明確指出要開展三輪摩托車等重點車輛隱患“清零”行動,從6月開始,將會在全國范圍開展,對于不符合的電動三輪車違規上路、銷售,進行嚴查嚴懲。
近期,多地就落實這樣的管理規定,7月1日后禁止“三小車輛”違規銷售和違規上路,違者嚴罰,而“三小車輛”就包括了燃油三輪車、電動三輪車、不在目錄中的電動四輪車(老年代步車),從源頭嚴查銷售,從道路嚴查車輛上路,這對于已經購車,但還未掛牌、考駕照的車主來說,是一個“憂愁”的規定。
令人“憂愁”的變化:“一車一票”實施,三輪車或迎來漲價潮
最后一條,就是廣大車主最為關心的一點,價格問題,很多人或許還不知道,從7月1日開始,“一車一票”將結束為期2個月的試運行,正式實施,而“一車一票”包括了機動車,而電動三輪車,在法規上就屬于機動車的一種,是需要嚴格執行“一車一票”原則。 而“一車一票”是從源頭避免商家銷售一些低價、低質的車輛,又避免商家出現銷售“漏稅”行為,而這2種情況,都會促進電動三輪車整體價格的上漲,所以,行內人預測,7月1日“一車一票”正式實施,電動三輪車或將迎來“漲價潮”。
結語:我們從上面可以看到,7月起,電動三輪車其實要經歷一番變動,當然,這樣的變化其實總體來說都是“向好”的,即便得讓人憂愁的可能導致的漲價的“一車一票”實施,還是對于一些不合規的電動三輪車查處,都是為了讓電動三輪車更加“規范化”,也是對電動車行業健康、有序發展,提供了良好的環境。
轉載自電動車網